2008年10月11日 星期六

就去看看你了

這個禮拜五,才剛回到家就在擔心到時回不了臺北,
於是提前去統聯買了星期天的回程票。

好久沒騎摩托車了,當然要騎出去繞一繞,
還記得大四的時候每天往返家裡跟學校,
都騎到很不想騎了。
人都是這樣,我想不透到底是基因的問題還是本能的問題,
常常接觸就會厭煩,
一旦遠離它又會開始想念。
所以,距離的調整很重要?
要找到那個不會特別厭煩,也不需要強烈想念的中間站。


平平穩穩的中正路騎起來真是不太習慣 XD,
以前每次騎每次在心裡罵“八八坑道”…

西子灣站就夾雜在我所熟悉的景物之間,
八十五度C那端的工程也已完成,
就像簾幕拉開一樣,從郵局這端看過去,
看得到沒有被什麼遮擋的一片藍藍天空,
那種感覺很棒!

不過騎到隧道口,看到那塊國立中山大學的浮雕跟跑馬燈被拆掉了,
進到隧道前的兩邊站著一根根彎彎的支架(?),
那幅景象很像巨大遠古生物的骨骸…
要不要在隧道口建一個恐龍的嘴巴啊…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匆匆拆除的,
兩邊的牆壁上還留著拆除的痕跡,
很像在紙上狠狠地撕下一塊一樣,
大概還沒整理好吧,哈哈(乾笑)

往前門騎去,想見識行政大樓前的噴水池,
不過還沒蓋好是吧?
騎到要往武嶺跟往文學院的交叉口就掉頭了,
以前我就喜歡那條聯外道路(是這麼說的吧?),
可以想像自己騎在某條省道上之類的,
還有那條沿著操場要到蘿蔔坑的路,
我想起帶外校朋友進來看表演騎這條路的時候,
不停超車,鑽來鑽去,
之後他問:“你超車習慣往右手邊超喔?”

整個校園巡禮,我不禁邊騎邊感到驕傲,
這個地方真的美,有山又有水,
不管是仁者,還是智者,都歡迎來到這裡。
雖然曾經不是很滿意在這裡落腳,
(考大學的時候,我說我絕不留在高雄!朋友說她絕不要在台南唸書!
結果:我上中山,她上臺南大學…)
但這個地方總包容了我四年,有很多回憶。

以前高中的時候,爸爸開著車載著我們到西子灣,
就會順道開進中山大學晃晃,
那時候的我,是以看“別人的學校”的眼光看待這個地方,
如今,
就像看待一個老媽媽一樣,
這裡,的的確確是,我的學校。
                >>>>>>>>>>>>>>完整閱讀>>>>

2008年10月9日 星期四

兼職流浪漢

國慶日如果不回家的話要幹麼?

我居然有去流浪的念頭…
準備一個簡單的行李,裡面裝幾件衣服,
然後就一個人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晃蕩個三天。
這真是想起來就令人感到興奮的念頭,
不過,……哈哈,再說……

還在中山的時候,
悶得慌了,車騎著就到處跑,
大三以前是腳踏車,大四有了機車,
印象最深的就是大一跟陳同學借車自己衝台南,
當時會衝去的原因只不過是高中時看過路標上面寫著…往台南,
這裡可以騎去台南?乾五摳年?
於是也沒查地圖,沿路也沒問人,
這樣也能讓我真的騎到台南。
還車的時候,陳同學看了看里程錶,
說:xx公里,你是騎去哪裡?騎去台南喔?

…實在很厲害,被猜中了…

我某一程度喜歡獨來獨往,
也不知道為甚麼某些時候寧可不要有人陪伴,
這樣子的下場就是,
當真正意識到被什麼團團包裹住,快要窒息了,
也只有認命地接受陷入泥淖的命運,
當最後一根指頭陷入,就算睜著眼睛也看不見自己。

寂寞、孤單?自找的啦。總的來說,就是這樣的想法。

孤獨感太劇,就像難以承受的經痛一樣。
孤獨跟經痛畫上等號,
大概是因為經痛往往只能自己承受,
最近一次的,我抱著肚子蹲在廁所裡,差一點睡著…
陣痛與陣痛之間的間歇空白,居然會舒服地讓人想睡,
大概是一下子從很緊繃的狀態下舒緩開來吧。
當然,再度痛起來的時候會很幹…

這篇文章的結論就是,
國慶日三天連假嘛,
要不就回高雄避寒,
要不就在臺北街頭餐風露宿啦。
                >>>>>>>>>>>>>>完整閱讀>>>>